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在國務院新聞辦11月1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介紹《“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guī)劃》(以下簡稱《規(guī)劃》)有關情況時強調,《規(guī)劃》進一步對推進國有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改革,完善無形資產評估制度,充分賦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識產權處置自主權,推動建立權利義務對等的知識產權轉化收益分配機制,完善國有企事業(yè)單位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決策機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在前期各項工作的基礎上,繼續(xù)做好落實和深化,更大力度破解知識產權轉移轉化難題。
申長雨說,“十四五”時期,提升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成效,關鍵是要解決創(chuàng)新主體和市場主體“不想轉”和“不能轉”的問題。近年來,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實施率低的問題比較突出,轉化意愿不強、體制機制制約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推進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改革是激發(fā)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內生動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十四五”時期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方面。因此,《規(guī)劃》將這項改革作為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工作的重點。
“近期,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積極推進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改革工作?!鄙觊L雨說,一是推動立法賦權。今年6月1日施行的新專利法第6條和第15條分別增加了“單位可以依法處置其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和“國家鼓勵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實行產權激勵”的規(guī)定,充分賦予高校和科研單位知識產權處置的自主權,促進專利的實施和運用。
二是強化政策引導。“我們會同教育部、科技部、國資委等部門相繼出臺了推動高校、科研組織、中央企業(yè)知識產權高質量發(fā)展的系列政策文件,鼓勵完善知識產權轉化收益分配機制?!鄙觊L雨說,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制定發(fā)布了《產學研合作協(xié)議知識產權相關條款制定指引》,指導明確合作產出知識產權的歸屬和處置,促進研發(fā)合作和權益共享。
三是開展試點示范。知識產權局聯合教育部開展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的建設工作,首批遴選了清華大學等110所試點示范高校,推動這些學校在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改革方面先行先試,進一步完善分配政策和激勵機制。同時,也配合科技部等部門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探索賦權改革的有效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