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迎霞 通訊員 韓霜 劉江
3月13日,身著藍色牛仔工裝的供電“藍精靈”忙碌地穿梭在設備間隔,再加上無人機“小飛”高空巡視時螺旋槳持續(xù)發(fā)出“嗡嗡”聲助陣,機器人“大白”自然不敢懈怠,也在春天邁著小碎步開工了。
人勤春來早。進入一級保電狀態(tài),供電技術人員針對轄區(qū)重要變電站開展特巡,檢查設備工況、清除現(xiàn)場異物……大到“大塊頭”主變的運行狀態(tài),小到不起眼的螺栓是否缺失,他們處處留意、事事操心。
別看“大白”走起路來不緊不慢,一副漫不經(jīng)心的模樣,實際卻是胸有成竹一絲不茍,嚴格沿著計劃的工作路線,用時6個小時完成一次全站設備巡視,不折不扣地檢查記錄4780個點位,搖晃著大腦袋對設備進行紅外測溫、可見光巡視。
相比之下,“小飛”是個急性子,工作起來風風火火,一開工螺旋槳就高速旋轉,更像是勤勞的小蜜蜂,在空中圍著設備構架展開偵察。它沿著直立的避雷針從上到下仔細檢視,對著設備隔離開關左右掃視,利用高空俯視將設備運行狀況盡收眼底,有效彌補了“大白”海拔不夠高的短板,能夠持續(xù)5小時循環(huán)開啟“起飛—降落—傳輸數(shù)據(jù)—充電—起飛”的工作模式。
白天忙碌的巡視結束了,到了晚上,“大白”回到了小單間休憩,“小飛”也在充電備戰(zhàn)。此時,殊不知還有一個群體在默默守護變電站的安全,那就是37個遠程高清監(jiān)控攝像頭。別看它們工作時不聲不響,365天無休、24小時工作在線,它們的背后卻是凝神緊盯屏幕的電網(wǎng)監(jiān)控人。鎖定設備運行工況,響應設備異常報警,追蹤設備缺陷治理,以自己的堅持守望萬家燈火……
(受訪者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