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通訊員 董玥欣
看似如一朵嬌艷的海棠花,實則是通過溶劑熱法制備的MoS2/CNTs復合薄膜;看似是《千里江山圖》的層巒疊嶂,其實為經(jīng)過強力擠壓變形制備的一體化鐵電極材料;看似像一顆飽滿的花生,實際上卻是一種花生狀合金催化劑……在天津大學微觀攝影大賽上,學生們以顯微鏡為“取景框”,以各種微納米材料為“主角”,在肉眼看不到的微觀世界,記錄下它們的復雜與美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次比賽,共收到來自材料學院、化工學院、理學院、建工學院等全校118名學生的161幅作品。同學們通過材料制備、加工處理,利用電子顯微鏡、共聚焦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金相顯微鏡等材料表征設備,拍攝出倍數(shù)放大的原始微觀圖片,在保持原圖樣貌的基礎上,運用圖片處理的相關技術增加作品藝術性,使其更具美感和視覺張力。
透過顯微鏡,微觀材料猶如一幅幅瑰麗的畫作,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科學之美。固定脫水處理的紅細胞,經(jīng)過色彩暈染后像一粒粒七彩糖果;光學顯微鏡下,球墨鑄鐵呈現(xiàn)出放射狀的花紋,宛如夏天池塘中寧靜的荷葉;在對高熵合金沿著特定帶軸的原子結構圖進行渲染后,細密的編織結構如成熟的谷穗,又如絲線編織的衣料,令人不禁感嘆,原來這大千世界歸根到底是由這一個個原子編織而來。
在這樣美輪美奐的作品背后,更有測試者一次次制樣的嘗試,以及操作員不厭其煩地對樣品選區(qū)和儀器參數(shù)進行調(diào)整?!峨僦L聂[春濃》的作者眭思密同學表示,“從‘拍出來’、到‘拍準確’、再到‘拍好看’的過程,激發(fā)了我們進一步探索微觀結構的興趣,也推進了我們在操作上的技術升級?!?/p>
“以美促新,鼓勵同學們用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鮮活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將科學之真與藝術之美結合,正是本次大賽的籌辦初衷?!贝筚愔饕撠熑?、材料學院示范中心副主任毛晶老師介紹,科研的道路上有艱辛不易,但是也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美在身旁。希望通過這次比賽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材料科學與微觀世界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科學研究興趣,在提高同學們制樣、測試技能水平的同時,也涵養(yǎng)大家理解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胭脂海棠鬧春濃》
《千里江山圖》
《花生》
《七彩糖果》
《荷》
《原子編織世界》
(圖片由天津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