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相關資料圖)
7月24日,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升空。
此次“問天”任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所(以下簡稱510所)再次聚力出發(fā),研制的載荷適配器、音頻單元等產品進一步彰顯510所齊心協(xié)力、拼搏創(chuàng)新的科研力量。
太空實驗室的艙外“多孔端口”——載荷適配器
問天實驗艙作為現(xiàn)在我國最先進的太空實驗艙,除了可以進行空間生命科學的研究外,同時還具備材料艙外暴露裝置,為未來部分科學實驗提供零壓力和真空環(huán)境。
我國空間站建成后將開展大量艙外暴露科學試驗,是我國空間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重要標志。而“載荷適配器”作為空間站中小型艙外載荷的通用接口設備,為中小型標準艙外載荷提供通用化的“多孔端口”,包括機械、供電、信息和熱接口等,是“太空實驗室”運營后艙外暴露科學實驗的基礎,其艙外實驗載荷的在軌無人安裝、長期在軌支持、多輪次更換,都離不開510所研制的“載荷適配器”的幫助。
“載荷適配器”的本質是一種輕小型對接機構,由主動端和被動端組成,安裝在空間站實驗艙I外暴露平臺的22臺陣列化布置的“端口插座”由載荷適配器的被動端實現(xiàn),后續(xù)隨天舟貨船分批次多輪上行的各式標準艙外載荷攜帶“端口插頭”由載荷適配器的主動端擔當,并利用機械臂操作實現(xiàn)安裝和更替。另外根據(jù)是否具備為艙外載荷提供導熱通道,載荷適配器又分為I型(無導熱能力)和Ⅱ型(有導熱能力)兩種,Ⅱ型在具備I型輕小型對接機構功能的基礎上還配置了控溫液路及冷板,實現(xiàn)對載荷的主動熱控。
載荷適配器。
此次問天實驗艙相較于天和配備了一個精巧的小型機械臂,可以單獨發(fā)揮作用,也可與天和的大型機械臂配合完成航天員的出艙、艙外設施照料、巡檢等任務。
針對支持機械臂在軌操作的需求,510所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設計的載荷適配器被動端“分步被動引導組件”可實現(xiàn)對主動端的引導,實現(xiàn)校正機械臂操作偏差的功能,引導過程也可通過主動端同步捕獲、主動校正、自潤滑楔緊鎖和浮動連接器來實現(xiàn)鎖緊和資源連通被動端的功能,從而實現(xiàn)載荷適配器的“輕小型對接機構”功能。510所“載荷適配器”的研制過程共攻克同步捕獲、主動位姿校正、剛性鎖緊等?14項關鍵技術,在四次大系統(tǒng)機械臂載荷操作試驗中接口匹配良好:控制模式適用、容差配合合理、信息交互、操作力適配等方面都有優(yōu)異表現(xiàn),能夠可靠校正機械臂位姿偏差,鎖緊連通后的供電、通訊、傳熱性能優(yōu)良,整體性能已經(jīng)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太空實驗室”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航天員的艙內“太空家居”語音設備——音頻單元
中國空間站作為航天員在浩瀚宇宙中溫暖的“家”。因此問天配置了一系列的“太空家居”設備,為航天員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智能、便捷的服務。音頻單元作為終端音頻儀表設備,是510所為空間站新研的音頻設備。音頻單元可以支持多類型、多通道音頻終端的輸入輸出,可以接收整個空間站的報警信息實現(xiàn)對航天員的語音報警提示,還能實現(xiàn)航天員與地面的天地電話,實現(xiàn)多艙狀態(tài)下各艙段航天員之間及地面測控中心的會議通話功能,為航天員在軌通話提供了多種模式。
音頻單元作為空間站中唯一的外放式音頻設備,在研制過程中面臨著較多的聲學設計難題。為適應空間站任務的變化,空間站音頻單元軟件還可以進行在軌升級。
510所“音頻單元”軟件研制團隊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軟件三級加載方案,該方案可以應對復雜的空間硬件環(huán)境和通訊環(huán)境,確保在最惡劣的情況下,軟件不會“死機”。在空間站天地通訊網(wǎng)數(shù)據(jù)注入實驗過程中,研制團隊經(jīng)過48小時不間斷測試,掌握了復雜天地數(shù)據(jù)傳輸過程中,數(shù)據(jù)上傳帶寬和時延容限等技術細節(jié),制定了窄帶寬、長時延、高誤碼率情況下的軟件在軌注入策略。
音頻單元。
此外,空間站音頻單元還具有免提通話功能,為了保證語音播報質量及通話效果,研制組自主開發(fā)了回聲抑制算法、自激抑制功能,并優(yōu)化了聲腔結構,克服了設備空間有限、揚聲器與麥克風物理距離過近、可選材質限制等難題,解決了聲學設備容易出現(xiàn)的回聲抑制、自激嘯叫等問題。在語音可懂度實驗過程中,通過對整艙噪聲環(huán)境分析,增加麥克風的信噪比,從而提高語音的可懂度。之后航天員在問天這個新教室中開展“天地通話”和全新“太空授課”,音頻單元也會給航天員帶去全新的授課“音頻”體驗。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