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藝術不是一次性的。一面墻、一座建筑、一條街道,都可以讓一座城市的歷史流動起來。這樣,這座城市就擁有了綿延不絕的生命力。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中帶著著名建筑師馬巖松逛北京南鑼鼓巷的公共藝術作品,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他認為,人們喜歡一座城市,不僅在于它美麗的風景、便利的交通、多彩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這座城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無不牽動著現(xiàn)在的人們,并與其人生息息相關。
“這些獨特標記的背后,讓我們看見,一些人的故事,一群人的芳華,還有一代人的記憶?!蓖踔姓f。
公共藝術是一個紐帶,用于喚醒那些默然于橋梁、房屋、街巷甚至早已埋藏在林立大廈地基下的記憶,用它去表達人們對于當下生活和城市未來的思考與期待。
(責編:魯婧、高雷)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