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人民網(wǎng)北京2月15日電 (韋衍行)國家文物局2月15日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侯紅偉在會上介紹了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的考古工作進展。
四角坪遺址環(huán)境。國家文物局供圖
四角坪遺址位于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是一處秦代大型建筑遺址。四角坪遺址坐落于縣城東北四格子山頂部,海拔1867米,原有山頂被削平,形成面積約2.8萬平方米的山頂平臺,勘探發(fā)現(xiàn)平臺外圍有夯土墻環(huán)繞,內(nèi)有大量夯土建筑基址。四角坪遺址建筑群層級分明、秩序井然,以大型夯土臺為核心、整體呈明顯的中心對稱格局。
中心夯土臺。國家文物局供圖
已發(fā)掘部分主要由中部方形夯土臺基、土臺四邊正對的四組附屬建筑以及四角曲尺形附屬建筑組成,各方向?qū)恢玫慕ㄖ?,平面及柱網(wǎng)布局一致。中部夯土臺基邊長約為27.8米,土臺中心有一邊長為6.5米的方形半地穴空間,土臺四邊各連接兩處踏道,有柱洞緊靠臺緣,四周環(huán)繞散水。中心夯土臺四面中部分別對應四組附屬建筑,現(xiàn)存相對的兩個近方形夯土臺,土臺邊緣環(huán)繞柱洞和柱礎石,二者共同被一圈散水包圍。中心夯土臺四角分布曲尺形夯土臺基,同樣由散水包圍,臺基邊緣環(huán)繞柱洞及柱礎石,臺基上散布零星的柱礎石。附屬建筑以夯土墻相連,并分隔出多個院落將中心土臺圍合。出土遺物主要以建筑用材為主,包括云紋瓦當、繩紋瓦件、回紋地磚、空心磚、陶水管等。
出土遺物。國家文物局供圖
根據(jù)出土建筑材質(zhì)和制作工藝推斷,四角坪遺址應為秦統(tǒng)一后的遺存,該建筑群整體呈典型的中心對稱格局,有別于日常生活的建筑空間,體現(xiàn)出較強的禮儀性,可能為一組與祭祀相關的禮制性建筑,對于研究秦代政治、禮儀制度以及建筑歷史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責編:孫紅麗、呂騫)關鍵詞: 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