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治理之后的古浪縣南部山區(qū)。
騰格里沙漠中壓沙之后的草方格沙障。
以上圖片均由古浪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核心閱讀
古浪,名字中帶水,卻極度缺水。位于祁連山北麓、騰格里沙漠南緣的甘肅省古浪縣,是全國荒漠化重點監(jiān)測縣之一,沙化土地占縣域面積的30%以上。近年來,當地扎實開展國土綠化行動,通過壓沙造林、草原禁牧等方式,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83.79萬畝、治理退化草原91.05萬畝。
把劃線器往肩上一掛,雙手后拉、左腳一蹬,王立德甩開膀子、踩著黃沙踏步向前。在他身后,一個個間隔1.5米的方框漸次成型。不遠處的沙格上,來小軍背草,王春梅鋪草,徐延山埋沙……他們,都是參與治沙的村民,來自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大靖鎮(zhèn)白家窩鋪村。
這里是位于騰格里沙漠甘肅、內蒙古交界處的大紅豆子梁,也是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綜合治理項目第八標段的施工現場?!巴ㄟ^壓沙造林,古浪縣境內238.9萬畝騰格里沙漠中94%以上的面積已得到治理,今年將全面完成?!惫爬丝h林草局高級工程師李天智說。
因地制宜,科學治沙——
人工壓沙種植植被成活率明顯提高,有的地段可達85%左右
“5月初下了一場雨夾雪,近期沙土墑情不錯,我們瞅準時機抓緊掃尾?!笔┕ь^人徐香川說,壓沙一年兩次,主要在春秋兩季?!拔覀冃£牴?個人,自帶干糧和水,從早晨干到天黑,一天能壓10畝地?!?/P>
劃完沙格,開溝犁跟上沿線挖溝,半米高的稻草隨之鋪到溝里,工人再鏟沙壓到稻草中間,一個“雙眉式”草方格沙障就完成了?!皦阂划€沙地,要用稻草500千克左右。草方格大小,按1.5米見方設置。”徐香川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沙格沒有延伸到沙梁頂上,而是到坡面高度的2/3處。這有什么講究?“古浪縣常年刮西北風,沙梁頂上的沙子是風蝕堆積起來的干沙,墑情差,水分條件不適宜栽植樹木。在迎風坡面高度2/3以下和丘間低地造林,能起到前擋后拉的作用,從而削低沙丘高度?!崩钐熘墙忉專數匾郧耙苍谏沉喉斏蠅荷撤N樹種草,但成活率很低。
順著崎嶇的沙漠公路向東南方向行駛約15公里,便來到古浪縣2020年度規(guī)?;郎持紊吃圏c項目區(qū)。在十二道溝新修治沙道路兩側,1米多高的梭梭、檸條等沙生灌木隨風搖擺,有的沙拐棗樹甚至已經長到2米多高;低矮的沙米、沙蒿等草本植物已經返青,雖然密密麻麻,但依稀可見當年壓沙稻草的痕跡。
“剛種下時,小草和灌木要靠稻草‘掩護’擋風。我們采取行間交叉混播方式,栽植適合沙漠生長的植被,現在都已經長起來了,天然植被也在逐步恢復?!崩钐熘墙榻B,根據國家標準,干旱地區(qū)旱作造林成活率達70%才能驗收合格。目前,古浪通過人工壓沙種植的植被成活率明顯提高,有的地段可達85%左右。
古浪縣北部20多個重點風沙口之中,有一個叫八步沙。這里曾狂風肆虐,沙漠不斷侵蝕著村莊和農田。1981年,當地6位老漢響應國家號召,以聯戶承包形式組建八步沙集體林場種樹治沙。他們立下誓言:“我不在了兒子干,兒子干不動了孫子干,每家都要有一個接班人!”如今,八步沙林場第一代治沙人只有張潤元健在,第二代治沙人也逐漸老去,接力棒交到了第三代治沙人郭璽手中。他在沙漠中養(yǎng)殖“溜達雞”,在梭梭樹下嫁接肉蓯蓉,利用直播銷售推廣。
綠化鄉(xiāng)村,美化環(huán)境——
累計完成村鎮(zhèn)國土綠化44.38萬畝,重點村莊生態(tài)環(huán)境明顯改善
在橫梁鄉(xiāng)綠洲小城鎮(zhèn)——春暉新村,王沛仁的生活迎來了大變化。2018年底,一家人告別土坯房,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袄霞以跈M梁鄉(xiāng)橫梁村,離這里50多公里,海拔2600多米?!蓖跖嫒收f,那里十年九旱,“絕收的年景,連種子都收不回來。”
更令人煎熬的,是幾乎見不到樹、看不到綠,每家每戶院子周邊的樹最多不超過3棵,還是祖輩栽下的?!坝晁苌伲袝r候還要趕著騾車到二三十公里外的水溝里拉水吃?!蓖跖嫒驶貞洠搅撕导?,連人吃的水都要靠泥漿沉淀,根本沒水澆樹栽花。現在,他們不僅喝上了清冽甘甜的自來水,小區(qū)里還種上了丁香、國槐、榆樹、松樹等適宜當地生長的樹種。
“為了景觀效果更好,我們按喬灌草花結合的思路引種了玫瑰、牡丹和芍藥,實現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去年栽了2000多棵樹?!贝簳熜麓妩h總支副書記仲秀堂說。
古浪,名字中帶水,卻極度缺水,多年平均降水量僅有306.7毫米,沒有一條四季有水的河流,經濟社會持續(xù)發(fā)展面臨“先天不足”。
2012年,古浪決定按照“南護水源、中保綠洲、北治風沙”的思路,先后在黃花灘移民區(qū)開工建設12個移民新村和1個綠洲小城鎮(zhèn),搬遷安置南部山區(qū)11個鄉(xiāng)鎮(zhèn)、73個村共計6.24萬人。
鄉(xiāng)親們搬走之后,宅基地復綠、退耕退牧、還林還草等項目在南部山區(qū)全面展開?!拔覀円劳小薄雷o林、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tài)修復等工程,在東起新堡鄉(xiāng)、西至定寧鎮(zhèn)建設長50千米、寬20千米的南部山區(qū)生態(tài)修復治理區(qū),采取‘退、封、造、管’等措施,開展水源涵養(yǎng)林建設?!崩钐熘钦f。
在位于縣城東南方向的鐵柜山生態(tài)治理恢復區(qū),草木叢生,原野遼闊。“這里是十八里鋪鄉(xiāng)上團莊村舊址,現在房屋已經全部拆除,并進行生態(tài)修復?!必撠燀椖繉嵤┑奈渫惶煸戳謽I(yè)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德鵬說,該公司已在南部山區(qū)恢復植被4000多畝,并承擔黃花灘移民區(qū)鄉(xiāng)村綠化2000多畝。
治理修復之后,南部山區(qū)生態(tài)明顯好轉。一位林業(yè)干部告訴記者,平時進山時經常能看到狐貍、黃羊等野生動物,有時還能看到金雕。黨的十八大以來,古浪縣累計完成村鎮(zhèn)國土綠化44.38萬畝,有2個村獲評國家森林鄉(xiāng)村,并創(chuàng)建1個省級森林小鎮(zhèn),全縣森林覆蓋率由2012年的12.2%增長到2022年底的12.75%,重點村莊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助推了鄉(xiāng)村振興進程。
落實制度,加強管護——
嚴格落實草原禁牧制度,建立縣、鄉(xiāng)、村三級林長制責任體系
王沛仁“下山”不久,劉生紅等人開始“上山”,馬路灘林場從黃花灘鎮(zhèn)搬遷至橫梁鄉(xiāng)?!傲謭龉灿?8名職工,管護范圍24.79萬畝,主要是草原。下設上條、團莊、尖山、石城4個管護站,每個管護站6至7名護林員不等?!眻鲩L劉生紅說,管護站責任到人,護林員人均管護面積9000畝。
撥開匍匐在地的芨芨草,趙輝半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從一條羊腸小道上滑下。這條不足半米寬、僅容一人通過的陡坡,是他每天巡護的必經之路?!?000畝管護面積,每兩天要徒步走一趟。上午10點出來,回去就下午4點左右了?!苯衲?3歲的趙輝,是團莊管護站護林員,從事護林工作已經31年。
為了查看草原有無人為破壞、偷牧放牧或者圍欄有無破損,趙輝每天至少要走10公里?!坝行嵲诘讲涣嘶蛘咛盖偷膮^(qū)域,只能靠望遠鏡?!彼f,隨著管護力度的不斷加大,草長得越來越高、越來越茂盛。
自2011年開始,古浪縣境內實施草原禁牧,嚴厲打擊違規(guī)放牧等行為,堅決做到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震懾一片。同時,當地大力實施退化草原修復治理工程,累計修復91.05萬畝退化草原,草原植被蓋度由46.2%增長到46.99%?!叭h設立735名林長,建立覆蓋縣、鄉(xiāng)、村三級的林長制責任體系,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的工作格局。”李天智說。
自2013年以來,古浪縣全體公職人員每年春節(jié)、國慶假期之后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壓沙造林。“林草部門劃分各部門任務并提供技術支持,紀檢部門跟進督查進展。”古浪縣林草局局長季玉有介紹,縣城區(qū)機關、國有企業(yè)、鄉(xiāng)鎮(zhèn)和社會團體累計壓沙7.3萬畝,參與人數超4.4萬人次。
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黨的十八大以來,當地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83.79萬畝。古浪北部長達132公里的風沙線、20多個風沙口得到遏制——昔年荒蠻的不毛之地,如今綠草如茵;曾經連綿起伏的沙丘,已被厚厚的草叢覆蓋。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9日 13 版)
(責編:袁勃、胡永秋)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