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美酒、荔枝
美麗邊城瀘州留在唐宋詩歌中
(資料圖)
詩圣杜甫經(jīng)過瀘州,給我們留下了三首詩。
第一首《解悶》:“憶過瀘戎摘荔枝,青峰隱映石逶迤。京中舊見無顏色,紅顆酸甜只自知”。詩人感嘆在京城中堪稱稀世珍品,而且即使有已經(jīng)不知道真顏色、真味道的荔枝,在瀘戎兩地卻是隨處可見,隨手可摘,它們在江邊青峰的隱映下、在巖石間逶迤不斷。
第二首《瀘川紀行》:“自昔瀘川負盛名,歸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來系纜結詩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腸無字謝主人?!痹娙艘姷搅司秘撌⒚?、古塞城高的瀘州,還喝下了瀘州的酒,“三杯人口心自愧”,感激和欣慰之情無以表達。
第三首《望江》:“獨立沙洲望江流,江流一去不回頭。人生竟是東流水,玉帶金貂勿強求。且作瀘川城下客,登臨縱覽羨沙鷗。天涯芳草王孫路,四海飄零我自由?!痹娙苏驹跒o州長江沙洲上感悟人生:時光如同江流一樣不停而逝,玉帶金貂有什么可強求的?今日成為瀘川城下客,反而“登臨縱覽美沙鷗”“四海飄零我自由”。
合江帶綠荔枝
詩人鄭谷的詩,思致婉轉,他寫瀘州的《荔枝樹》與杜甫《解悶》有異曲同工之妙:“二京曾見畫圖中,數(shù)本芳菲各不同;孤棹今來巴微外,一枝煙雨思無窮?!彼€渴望喝到瀘州人用荔枝為主體香成份做成的酒,“荔枝春熟向渝瀘”。
合江帶綠荔枝
宋代,黃庭堅有《史應之贊》:“眉山史應之,嗜酒而滑稽……江安食不足,江陽酒有余”。
唐庚則有《題瀘川縣城樓壁》:“百斤黃鱸膾玉,萬戶赤酒流霞,余甘渡頭客艇,荔枝林下人家”,把瀘州的江上渡口、美酒、荔枝等收入了畫圖中,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范成大《南定樓》:歸艎東下信悠哉,小住危欄酒一杯。樓下盈盈內江水,明朝同入大江來?!睂懙搅藶o州長沱兩江匯合的地形特征。
魏了翁《曹大博叔遠生日》:“荔香搖艇下瀘川,自別君侯十八年,慰我調饑刻為歲,爭如兩日往南田。”
陸游《瀘州亂》:“此州雄跨西南邊,平安烽火夜夜傳?!碑敃r瀘州城內是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雜居,所以陸游《南定樓遇急雨》中有:“人語侏離逢侗僚,棹歌欸乃下吳舟。天涯住穩(wěn)歸心懶,登覽茫然卻欲愁”。
特別提示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供稿:瀘州市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圖源:封面新聞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