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當劉備去世以后,蜀漢的重擔幾乎都壓在 諸葛亮的身上,此時的蜀漢內部和外部都有著嚴重的隱患,但即使是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之下,諸葛亮心中仍然不能忘記的就是北伐。公元228年,諸葛亮親自率領蜀軍向北進軍,在這一次的北伐過程中,前期還是非常順利的,并且將士們的士氣也是特別的高漲,在開戰(zhàn)的初期還一度攻占了天水、永定等地區(qū)。
在如此順利的情況下,諸葛亮還收獲了一員虎將,此人正是姜維。就當時的情況來說,蜀漢想要打敗曹軍好像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如果蜀軍能夠繼續(xù)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的話,魏國政權馬上就要消失。但是在如此大好的形式之下,唯獨街亭方面出了問題,說來也怪諸葛亮,如果不是他讓馬謖前去把守街亭,也許蜀軍首次北伐還能獲取更大的利益。
這個馬謖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劉備臨死之前可是多次囑咐諸葛亮,這個人是千萬不能用,但諸葛亮不信,非要覺得此人有才,于是便讓他率軍去鎮(zhèn)守街亭,但最終的結局大家也都了解了。然而街亭的失守,也讓本來占據優(yōu)勢的蜀軍,一下子就顯得十分被動,好在諸葛亮穩(wěn)住了心神,來了一個空城計,活生生嚇退了數十萬大軍。就在司馬懿率領大軍后撤之后,諸葛亮才著急剩下的蜀軍撤到漢中。
馬謖因為自身的失誤導致了街亭失守,堪稱是此次北伐最大的一個污點,而且也是諸葛亮用人的最大污點。于是有不少人都會發(fā)出相同的疑問,那就是諸葛亮為什么不將魏延或趙云派過去坐鎮(zhèn)街亭呢?大家都知道,無論是魏延或者趙云,這絕對都是無可挑剔的高手,并且也是可以領兵作戰(zhàn)的將領,讓這二人之中的一位來把守街亭,肯定不會出現(xiàn)北伐失敗的情況。
不過諸葛亮沒有將二人放到街亭這個重要的地區(qū),還是有著別的因素的,而且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諸葛亮,因為當時的魏延和趙云都沒有機會來辦這件事。我們先來聊聊趙云,此人堪稱是蜀漢政權里的奇人,趙云一生征戰(zhàn),但卻沒有嘗試過戰(zhàn)敗的感覺,尤其是長坂坡那一次,可謂是打出了威風和霸氣,就連曹操也都為這個白袍戰(zhàn)將喝彩。
根據三國志里的記載,這一次趙云雖然跟著大部隊進行了北伐,但他的身上卻有著很重要的任務,街亭失守的時候,趙云真帶著軍隊佯攻魏軍的城池,目的就是把魏軍的火力吸引過去,從而緩解大部隊的戰(zhàn)斗壓力。在當時的時候,魏軍守將曹真已經被趙云給騙上了勾。雖然這時候的趙云已經順利達成了自己的任務,但他的確是沒有時間去解救街亭。
說完趙云,再來看看魏延,這個武將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的。此人的戰(zhàn)斗力在當時的蜀漢非常厲害,而且放眼整個三國,魏延也是特別威猛的存在。但是魏延雖然什么都好,但卻存在著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而且這個缺點跟關系非常類似,那就是太高傲,看不起別人。而諸葛亮也是考慮到他有這樣的性格,所以就沒有將這樣重要的作戰(zhàn)任務交在他的手上。
而且當諸葛亮在詢問如何作戰(zhàn)的時候,在座的將領都說出了很多穩(wěn)妥的方案,但唯獨魏延作戰(zhàn)方案風險是最高的,雖然獲得的手藝的確很高,但同樣會給自身帶來非常大的風險,于是便將其否定了。被諸葛亮否決后,魏延心里也是特別不爽,諸葛亮當然明白他的心理,于是想到再讓魏延去坐鎮(zhèn)街亭,可能還會惹出更大的麻煩,所以只好將備用人選馬謖拉上了戰(zhàn)場。
關鍵詞: